手机浏览中华门窗网2019-12-23 浏览数:
近日,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推出的《中国5G经济报告2020》正式发布。《报告》预计,2020年我国的5G投资将达0.9万亿元,创造就业岗位54万,而且,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长,2025年,我国的5G总投资将达到1.5万亿元,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
近日,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推出的《中国5G经济报告2020》正式发布。《报告》预计,2020年我国的5G投资将达0.9万亿元,创造就业岗位54万,而且,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长,2025年,我国的5G总投资将达到1.5万亿元,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0万。
据《中国5G经济报告2020》显示,2025年5G用户渗透率将达48%,4G与5G将在未来十年长期共存。
《报告》还预计,在直接经济贡献方面,5G在2030年将创造6.3万亿元总产出,经济增值2.9万亿元;间接经济贡献方面,5G创造总产出10.6万亿元,经济增值3.6万亿元。
5G
2019年被称为 5G 商用元年。6 月 6 日,工信部向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。10 月 31 日,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宣布 5G商用服务启动,发布相应的 5G 套餐,席卷全球的 5G 浪潮正式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。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研究员表示,中国5G快速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,但目前还面临投资巨大、消费者支付意愿低等问题,5G网络建设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中国 5G 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
据 2019年 11 月最新研究结果预测,到 2035 年 5G 将创造13.2 万亿美元经济产出,并产生 2230 万个工作岗位。5G在中国发展为何如此迅猛?中国 5G 产业发展又有何独特优势?对此报告重点指出五点优势。
1、政府积极推动 5G 产业发展
我国政府将 5G 纳入国家战略,视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。早在2013 年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支持产业界成立了 IMT-2020(5G)推进组,组织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单位共同开展技术创新、标准研制、产业链培育及国际合作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我国 5G 发展取得明显成效。三大运营商以及主流设备厂商正加紧进行 5G 技术测试和产品研发,国家政策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,坚定了 5G 网络部署的前进步伐。
2、消费者积极拥抱 5G 新科技
毕马威2018 年发布的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《Me, My Life, My Wallet》对各国消费者进行调查,发现中国消费者在采用科技态度方面领先全球,其中大概 53% 受访中国消费者表示对新科技非常感兴趣,每当有新产品便会率先购买,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的 29%;花旗集团 2019 年 7 月发布的调查,87% 的中国消费者肯定或者可能会在 2019 年购买一部新的智能手机,高于美国消费者 59% 的比例 。
3、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 5G 市场
中国 5G 市场前景广阔。到2025 年,中国将占据全世界 30% 的连接,这意味着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 5G 市场,对于全球经济将带来巨大影响,中国有很大的潜力,为全球数字化做出贡献。5G 发展将极大重塑医疗、工业、娱乐、安全、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, 推动消费市场供给端的升级,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效率,从而激发居民新一轮的消费热情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预计,到 2025 年,中国 5G 用户将达到 8.16 亿,占移动用户的 48% 左右。
4、5G 产业基金投资已经启动
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向 5G 时代迈进,5G 将成为全球围的产业投资主题,未来 5 到 10 年将进入投资黄金期。据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统计,当前与 5G 主题相关的产业基金目标规模已近千亿规模。具备产业背景的企业与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密切(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II 期规模达2000 亿元,其中部分资金将投资于 5G 领域,各行业参与者众多 ),5G 行业专业能力和市场投资专业能力的组合成为产业基金的标准配置。
5、5G 产业链有国际竞争优势
在经历了 1G 落后、2G 跟随、3G 突破、4G 同步后,中国在 5G 网络应用上有望实现产业引领。在技术标准方面,中国倡导的 5G 概念、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已纳入国际电信联盟(ITU)的 5G 定义,中国企业提出的灵活系统设计、极化码、大规模天线和新型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的重点内容。截至 2019 年 5 月,全球共 28 家企业声明了 5G 标准必要专利, 中国企业声明数量占比超过 30%,位居首位 。
5G 商用进程中的挑战
2019 年 6 月 6 日,工信部向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。展望未来,中国 5G 的商用面临众多挑战,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。
1、通信技术供给和相关行业应加强沟通
通信行业和相关行业沟通不足。通信行业仍是推动5G 与应用融合的主力。相关行业客户、主管部门、各地政府、产业园区及应用产业环节参与力度有限,通信行业对各行业需求的挖掘深度不足,而行业客户对5G 技术理解有限。政府与业界都需要继续加大对 5G的宣传与推广,让更多相关行业了解到 5G 的巨大价值。业界也需要找准相关行业真正的需求,有的放矢而不是“想当然”。
2、5G 网络建设和运营面临新难题
5G 建网成本高。5G 网络使用频谱较高,基站密度较大,将导致基站数量特别是城市基站数量激增。5G 运维成本高。一方面 5G 新技术采用带来基站功耗高,初期单基站用电量是 4G 的 3 至 4 倍。另一方面 2G/3G/4G/5G 网络共存带来异厂家设备互通难题,网络间互操作复杂度大,短时间内破解网络规划、组网、运维难题存在不确定性。在选址和配套建设方面需要政策和社会支持。5G 建设存在站址资源需求大、站点选址难、物业准入难、租金高等问题,此外, 在电力、传输等方面均涉及大量改造,目前改造流程复杂,滞后于 5G 的发展,需要国家在选址、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政策支持。
3、普通消费者和行业用户较难看到 5G 的长期裨益与回报
运营商和相关产业的市场回报与成本投入不清晰,尚未形成可盈利的商业模式,这表现为 C 端消费者买单意愿不高,B 端行业用户在没有看到投资预期之前亦不愿为 5G 连接付费。
4、市场亟需培养 5G 复合型高端人才
5G 相关岗位需求量迅猛增长。5G 成为高科技领域倍受瞩目的风口,其低时延、高可靠的特性将大大促进无人机、自动驾驶、智能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发展,需要大量系统规划、应用开发和服务人才。5G 岗位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提高。5G 是一个高科技的交叉领域,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,涉及移动通信技术、网络规划与设计、网络云化能力、大数据和 AI 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等,以应对 5G 多端点、多场景的应用需求,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。
5、政策环境供给和 5G 创新需求应相辅相成
5G 会带来崭新的服务内容和商业模式,在知识产权政策、资金政策、监管政策、资源配置、人才支撑、法律法规、定价机制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做出相应调整。
(文章来源:国民安全智能锁公众号,侵删)
本文二维码
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微信公众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门窗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门窗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门窗产品知识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本文地址:https://nations.chinamenwang.com/news/itemid-467839.shtml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Array
目前品牌在全国空白区域火爆招商进行中...
公司名称:国民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
E-mail:info@nations.cn
免费加盟热线: